|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天山雪001 于 2016-9-18 18:52 编辑
" P( L+ m9 i; D+ y4 K' _8 Z( z, H+ S+ {2 N& d8 a9 w
1 p# W6 k8 ]) p$ j8 d4 _2 L
$ d/ ?0 X% @- n- y' Y* _/ U
蒲松龄的志怪小说我青少年时很是喜欢,因为让我添枝加叶的能派生出许多吓人的鬼故事,能让院子里的孩子能像一群花果山的小猴子样的簇拥着,很得意自豪。
* m9 ^" C" w4 I, @% P% X1 E: `8 H7 i1 t2 r) C) J9 k
他的《聊斋志异》在那段时间真是爱不释手,也很羡慕蒲松龄的阅历,心想他不定是位经历多么丰富的人呢?!可是后来得知蒲松龄竟然是位“运筹于帷幄之中”的几乎“不出村”的作家。. ]0 ?& A% @4 @ A# o) p/ R: `
( m9 f0 y; ?2 J% a$ b
4 x! m! v; \- k6 ` 据说他写鬼故事写了没多少篇后就再写不出来了,因为脑子里那点东西让他都写完了。轻描淡写地瞎编又不是他的风格,因此很是苦恼。
( C6 n" h7 E# b8 ^) _9 B4 M4 A
2 A: J# h! E& \ \& b 一天他正因不能继续动笔站在家门口发呆,见到一个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走来,他就迎上去搀扶着到瓜棚里,让老人坐下,蒲松龄给他又是倒茶又是递烟的,老人见蒲松龄很是善良实在,很是感激,就开始与蒲松龄聊天,天南海北的,说了自己知道的一些趣闻轶事,其中有一个“马骏飘海到罗刹国的志怪故事”,真是却什么来什么,这可把蒲松龄高兴得不得了。当晚蒲松龄就把听老人讲的故事编写成《罗刹海市》。
/ l! f8 D0 T* I$ X9 {. R8 T
/ F" J4 ~8 D6 m. X T3 \
$ a/ k' n4 w) j5 T 以后蒲松龄就在家外搞了个茶座,免费给南来北往的人免费**茶座,让大家在那歇脚聊天,为他写《聊斋志异》**素材,以这个“文化茶座”为“智库”成就了他一代“鬼圣”的美名。8 K% a- T- {% Q1 i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