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358|回复: 36

[陈年旧事] 之127 我的家乡——碾坊1

[复制链接]

 成长值: 18820

发表于 2016-8-25 06: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2 b9 D! J) k0 R( g# X1 B0 B, Q# R. M
                                                    碾坊1; F$ _# R# N9 W9 Z' [" n- Q
1 \6 e! ?$ W" C. d: s
      说我的家乡偏僻,从通电这一项就可以证实。因为机械化、现代化的重要因素必须要有电力的支撑,连电能都不存在,哪来的机械化、现代化呀。我的家乡88年电灯才亮,那机械化的发展程度就可想而知。+ Z/ P: |. ~) D  _) O' g
      那么,在88年以前,我的家乡所有的生产活动都必须是土办法、手工操作、人工完成,马拉、人扛、土作坊就是那时的劳作方式。; O$ q; P4 ^* [; U: S
      一年到头,**入库,如何把谷粒脱壳,变为能食用的粮食,那时唯一的办法就是靠用碾坊里的碾子了。碾坊,大约20平左右的一个房子。里边有碾子,风车两大部件组成。( A5 i8 f$ [* \: J
      碾子,由碾盘、碾磙子组成。在房子的中央用泥土垒成直径两米左右、八百左右高的一个圆形底座,上面是一个直径两米左右的圆形石板,石板上刻有曹文,我们称为碾盘。碾盘中心有一个一百左右的圆形孔洞,孔洞镶嵌一个七八十高的圆木桩子。碾盘上面是一个长约七八十厘米、直径约六十多厘米圆型石磙子,我们称之为碾滚子,碾滚子周身刻有曹文,两头中央各有一个圆形空窝,用一方型的木框圈住碾磙子,木框两端各镶有一个铁棍顶入碾滚子两端的空窝与之形成一体,木框里端与立在碾盘中心的轴杆连接,木框外端有一延长木作推碾的手柄或绑套牛、马的杆子。
& m" c8 z" d. g/ F1 d) d1 k) X      将带有壳皮的谷物铺到碾盘上面,牛、马(有些地方是驴、少量的谷物有时也有人推的时节存在)拉着杆子围着碾滚子顺着碾盘的外侧转圈行走,靠碾滚子上的纹曹与碾盘上的纹曹碾压谷物脱皮并缓缓地推向外沿,当推入外延的谷物形成堆积后,再由人工用簸箕跟在碾磙子的后面将堆积的脱皮谷物逐一收起。投入风车出去糠皮,需要的净皮食量就成功了。
8 R8 e: P3 G8 `, p' W      脱皮的质量靠经验掌握放谷物的厚度,一次没有达到理想效果,还可以再来多次,直到理想为止。1 d' q! V$ f) V" a1 i. S
      如果再想将某些无皮的粮食变成面粉或大小的茬粒,就需要在经验的指导下,以适当的薄厚度继续碾压纯净的无皮粮食,直到理想为止。
8 R) f: o+ l" I9 Y      好像用马拉碾子必须要把马的眼睛蒙起来,不蒙上眼睛它就不走。牛就不用,为什么我还真的不明白。不管是牛还是马,都有偷吃的现象,必须时刻预防拉碾子牲畜的偷吃,为防牲畜的偷吃,有时还要给拉碾子的牲畜戴上嘴罩。$ X3 I" P' q4 K6 h- r+ W6 o* i

评分

参与人数 11经验 +130 津贴 +250 收起 理由
冬日暖阳 + 10 很给力!
沉鱼 + 100 + 5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沈阳老李 + 2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晖酒当歌 + 20 很给力!
狼行千里123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柳絮似雪 + 2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鲁鲁河情结 + 3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想念2015 + 20 赞一个!
自由星辰 + 2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倚网情深 + 20
秋日诗语 + 30 + 2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8-25 13: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监,您那里有马来拉碾子,我们南方都是用牛,我记忆深刻的是小时候在农村时牛车是牛来拉,犁田用牛,牛是农村的一个大大的劳动力。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40 津贴 +60 收起 理由
狼行千里123 + 20 真情互动奖
文士贝 + 40 + 4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8-25 15: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碾磨,小时候见的少,一个村好象只有一家有碾磨,还是人推的,有时推磨都推晕了。用的都是上下两盘的。石磙的磨很少。
  K) \# T- O' Y# E' s9 N/ y (, 下载次数: 0)

点评

就是这东西。  发表于 2016-8-25 16:12
谢谢朋友献图。  发表于 2016-8-25 16:01

评分

参与人数 3经验 +90 津贴 +80 收起 理由
沉鱼 + 50 + 20 真情互动奖!
柳絮似雪 + 2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文士贝 + 40 + 4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5 15: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北方的碾不同,南方主要是生产队时用于脱谷子(没打干净或还没完全成熟的稻草再碾一下)、小麦等,我们叫碾,用黄牛碾压。我家还有一种磨盘,有叉子人工磨,主要是家庭用于磨米、芝麻、豆腐等,将它们磨成粉末,如米炒后磨成粉可做米粉肉、米粉螺丝肉糊,炒熟的芝麻磨粉吃起来可香啦。我家的磨盘,左邻右舍都会来借用,那时可热闹。十年前,家里老房子翻新,我还问那个磨哪里去了,家人说埋在地下当两个柱子墩。由于机械化了,磨盘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用,进在地下当柱子墩也算是物尽其用。

点评

真情互动奖!  发表于 2016-8-25 20:52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90 津贴 +80 收起 理由
沉鱼 + 50 + 20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文士贝 + 40 + 6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5 17: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上面的二张图照工具应该功能各异,磨粮食类主要用大的,小时候推过,为啥用牲口拉时要给它带眼罩呢?也问过大人,答:怕牲口转晕了,哈哈,真不知怕它偷吃。小的磨湿粮食,如做豆腐磨泡过的豆子。还有在大场地有一种牲畜拉着跑的碌柱,是脱粮食壳的,和南方用棍子打功效一样。佩服文监察记忆力,都陈封心底了。哈哈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110 津贴 +60 收起 理由
沉鱼 + 50 + 20 真情互动奖!
文士贝 + 60 + 4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5 17: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文的分享!. Y2 g4 k( Z7 q& Q: G8 |+ v
想起了小时候推磨的事,一般是小米,时间好长。牲口用的不多,人力为主,有时还得排队等呢~。食盐是必须用的,那时**的基本都是原盐。还是现在的生活好啊!

点评

****——供 应  发表于 2016-8-25 23:14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90 津贴 +60 收起 理由
沉鱼 + 50 + 20 真情互动奖!
文士贝 + 40 + 4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5 18: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文监察精彩的陈年旧事回忆。  当兵在部队时,还真见过碾坊,是旁边的农村的。但也只知道是用于碾米磨面,其他的还真不懂。  看了文兄如数家珍般的记忆,也让我感到有一种充盈与知足感,也品味到了城市生活的美好。$ I% n) d/ b6 I( T/ k. P. [# E9 F& J% a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90 津贴 +60 收起 理由
沉鱼 + 50 + 20 真情互动奖!
文士贝 + 40 + 4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5 18: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石碾 石碾.jpg + x+ Q/ K8 [, U& w9 E
这是石磨 石磨.jpg
* V# _% H, m# Y8 G7 O. N+ i这是石磙 石磙.jpg 5 i% `# I# r; M% }& E8 Y: m
各自的功能是不一样的。# `; M# t7 S4 t, P, P2 m% V* ~* _
石碾是利用其重量将粮食颗粒经反复碾压和筛子过滤,最后形成面粉和麸子;石磨则是利用其相互磨压将粮食颗粒反复作用进行粉碎,旱磨形成面粉,而水磨则形成面糊,做豆腐用的就是水磨;而石磙是将小麦等进行脱粒用的。8 _" d$ Q: J  G& t: r! t% D' \& i* g
$ X! C1 m9 M- k) s; n

点评

是的  发表于 2016-8-26 04:36

评分

参与人数 3经验 +110 津贴 +80 收起 理由
文士贝 + 60 + 40
狼行千里123 + 20 真情互动奖
沉鱼 + 50 + 20 真情互动奖!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5 21: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监说的这个,我小时候见过,我们生产队有,没有多久就换成了磨面机,还是在那个驴拉碾子的屋子原地架起了电动化磨面机,刚开始很稀奇,小孩子都趴在门口看,奇怪的是那个机器的后面一堵墙上有个孔,好像是原来农家炕洞留下来的,现在想起来怪怪的

评分

参与人数 3经验 +90 津贴 +80 收起 理由
沉鱼 + 50 + 20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狼行千里123 + 20 真情互动奖
文士贝 + 40 + 4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6 06: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石碾子,当时农村加 工粮食的一种器具,在农村普遍存在,后来被电气化设备所代替。当时农村加 工粮食一般都是用人来推石碾子(我刚到部队的时候去支农,有时就帮农户推石碾子)。用牲口拉石碾子的时间我想有这么几种:+ Q9 A% m# u9 V: Y
1 生产队需要加 工粮食的时候;
7 y2 e/ }% _& H& _9 q- F7 x2 刚解放,有的农户分到了大牲口,到成立合作社前的一段时间;7 d7 e- O. `' `' c
3 改革开放初期,有的农户买了大牲口;3 w  E* S0 i' y$ i6 g# e0 Y
现在,在农村也很少能看到石碾子了,特别是改造过的新农村。目前遗留下来的只有药碾子了,铜质的,在一般中药店里可一看到。

评分

参与人数 3经验 +110 津贴 +120 收起 理由
沉鱼 + 50 + 20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狼行千里123 + 40 真情互动奖
文士贝 + 60 + 6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6 06: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冬日暖阳 发表于 2016-8-25 21:12
4 k% Q* m  p; i文监说的这个,我小时候见过,我们生产队有,没有多久就换成了磨面机,还是在那个驴拉碾子的屋子原地架起了 ...

" m' h" c. j. W" X/ L  U那是过去放油灯照明用的。' L& A0 R* U- W4 Y7 |1 Z
过去生活条件差,没有电灯,油灯还没有灯罩,所以为了防风,就在一边的墙上凿出或砌墙时事先做出一个洞用于放油灯照亮用。这个洞有的是盲洞,有的是通洞,比如有两个房间,可以在中间的墙上做出这么一个通洞,就可以一灯两照了,看,过去劳动人员多有智慧,穷有穷的办法。

评分

参与人数 3经验 +50 津贴 +80 收起 理由
沉鱼 + 50 + 20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狼行千里123 + 20 真情互动奖
文士贝 + 4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6 06: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牲口拉石碾子,北方一般用马、驴、骡子,南方一般会用牛,这一点毋需质疑。但给牲口萌上眼睛是一样的。为什么那?我想有下面几个原因吧:
) h- z  \1 i/ j  F1 从习性上讲,大牲口是习惯走直道的,需要拐弯的时候是靠人来掌控的。当你把他牵到磨道来的时候,他就不知道如何走了,不管你费多大的劲,他也是不会走的。把他的眼睛蒙上,给他的感觉就像拉着车在一条道上走着一样;7 n0 `( u# t$ e( _- g* y
2 怕牲口偷吃粮食,但一些老的牲口还是会闻着粮食的香味偷吃几口;; N2 t3 x8 l, V: D1 u3 A) k
有一句绕口令是说这件事情的,"牛拉碾子碾牛料,碾了牛料留牛料",大家说一说。

点评

防偷吃是次要的  发表于 2016-8-27 05:01

评分

参与人数 3经验 +110 津贴 +100 收起 理由
沉鱼 + 50 + 20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狼行千里123 + 20 真情互动奖
文士贝 + 60 + 6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6 07: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沉鱼 发表于 2016-8-25 21:06
8 r1 I; X& B- c3 f虽然生活中没有见过这样的石碾,但从文监描写细致的字里行间,我已经搜寻到了答案,正如晖酒当歌发的那个图 ...
$ O( Z- t1 a, m0 b3 O% d/ A
这主要是让驴心情平静,更好地拉磨。这也是经验所得,因为戴上眼罩,驴就会乖乖地拉,不戴这个东西它就不好好干活,而必须有个人在后边赶着,多占用人力。有人说是怕驴头晕,驴头不头晕,人是不知道的,但有的人推磨时的确头晕,因为你毕竟在一圈圈地就地划圆嘛。走直线时就不用给驴戴眼罩了。
8 w' i" D4 b0 e, r/ o怕它偷吃也是一个方面,但在这方面主要是用笼头或嚼子约束它。

点评

主要不是防偷吃  发表于 2016-8-27 04:58

评分

参与人数 3经验 +90 津贴 +80 收起 理由
沉鱼 + 50 + 20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狼行千里123 + 20 真情互动奖
文士贝 + 40 + 4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6 17: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碾子我们那以前也有,现在都放到景区当成观赏品了,村里老碾房的碾子被卖的卖,偷的偷,现在回去一套也看不到了。
5 b2 T- p( `# v+ p8 s# A% q

评分

参与人数 3经验 +90 津贴 +80 收起 理由
沉鱼 + 50 + 20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狼行千里123 + 20 真情互动奖
文士贝 + 40 + 4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6 21: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驴拉磨.jpg

评分

参与人数 3经验 +110 津贴 +80 收起 理由
沉鱼 + 50 + 20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狼行千里123 + 20 真情互动奖
文士贝 + 60 + 4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8820

 楼主| 发表于 2016-8-27 05: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城小子 发表于 2016-8-26 06:27
. g9 G8 l0 ~; R0 X, Z  v: o" N用牲口拉石碾子,北方一般用马、驴、骡子,南方一般会用牛,这一点毋需质疑。但给牲口萌上眼睛是一样的。为 ...

, M2 y* m$ q% K8 [' \. U& [把拉碾子的牲畜的眼睛蒙起来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为了防止牲畜的偷吃,主要的原因是不让它看到是在转圈,有的牲畜看着转圈它就不走,你打它它也不走。或者走两步就停下来,打一下有走几步,就是不好好走,甚至有的还尥蹶子。还有的牲畜就是不转圈蒙上眼睛也不走。5 B& X, Q4 L3 u( l/ f% F- Z5 V( a
至于防偷吃是次要的,有的牲畜就是蒙眼睛也偷吃,估计是谷香的吸引。有的牲畜,走着走着就把嘴歪到碾盘上用舌头捋走一口,当人看到时就打他一下。他偷吃是自己是知道会挨打的,动作非常麻利,快速的舔一口就把头离开,有的人忙活别的牲口偷吃时都没发现,只是发现偷吃的痕迹。. W; _5 Q0 D. F8 A# {0 \

评分

参与人数 3经验 +50 津贴 +70 收起 理由
沉鱼 + 50 + 20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狼行千里123 + 20 真情互动奖
京城小子 + 30 问好文监,祝周六快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8805

发表于 2016-8-25 06: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顶下帖子,有时间再细细拜读!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4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文士贝 + 40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5 07: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文监察分享,我们小时候磨比较多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4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文士贝 + 40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5 07: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碾坊,这在过去每个村落都有这样的设备,它是农作物**的主要工具,现在,存下来的不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5 07: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碾坊,这在过去每个村落都有这样的设备,它是农作物**的主要工具,现在,存下来的不多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40 津贴 +40 收起 理由
文士贝 + 40 + 4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5 08: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没有电,工作量很大也辛苦。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4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文士贝 + 40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5 09: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类似的东西现在偶尔能见到。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4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文士贝 + 40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8805

发表于 2016-8-25 12: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监描写的碾子,小时候在爷爷奶奶家里也见过,不过社会的发展就不用了。过去没有电,没有机械化的机器,只有用牲畜或者人工代替,磨谷物粮食也是件很辛苦费事的事情,所以,过去的农民很辛苦,什么事情都亲历亲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农村也有了现代化的机器,大大减轻了劳动力的辛苦,总觉得还是生活在这个时代好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40 津贴 +60 收起 理由
文士贝 + 40 + 6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5 14: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从有了电**厂,这东西很少用了,也不多见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4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文士贝 + 40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8820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16: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langxue 发表于 2016-8-25 13:35
0 u* a  X% }, c; L. H( N( W2 Y( S文监,您那里有马来拉碾子,我们南方都是用牛,我记忆深刻的是小时候在农村时牛车是牛来拉,犁田用牛 ...
% X1 ]! X% u# ?
我们那里以马为主,牛也不少,马的脚力要比牛快。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晖酒当歌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8820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16: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狼行千里123 发表于 2016-8-25 15:144 _8 [5 n, ^9 R: |' s& G- e6 [
与北方的碾不同,南方主要是生产队时用于脱谷子(没打干净或还没完全成熟的稻草再碾一下)、小麦等,我们叫 ...

; a3 \# T) ]$ z& P& k2 |哈哈,那是打场呀。两回事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晖酒当歌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8820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16: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日诗语 发表于 2016-8-25 12:07
/ r* S7 d' `; |' {! H文监描写的碾子,小时候在爷爷奶奶家里也见过,不过社会的发展就不用了。过去没有电,没有机械化的机器,只 ...
; J5 E" D# }2 M4 D. m4 q' r! }. G
是的,这里所说只能是回忆了。现在的机械化,边割边脱粒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5 21: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生活中没有见过这样的石碾,但从文监描写细致的字里行间,我已经搜寻到了答案,正如晖酒当歌发的那个图片一样,这样的石碾小时候在电影里看见过,所以看见文监的描写,心里感觉一点也不陌生,甚至还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记得小时候在电影里看过毛驴拉磨,当时我还纳闷:为什么给毛驴蒙住眼睛啊?看了文监的讲述,才知道原来是怕驴子偷懒、偷吃啊{:1_328:}
. F9 y. Q, M; o/ _9 Z谢谢文监的精彩分享,让我懂得了好多不知道的知识!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40 津贴 +60 收起 理由
文士贝 + 40 + 6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