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车在征途 于 2016-7-1 22:29 编辑
/ Y7 {0 a0 P" V4 J7 a; d
9 s. ]& s2 |, ] g6 S' k4 c《Forza Italia》中篇:迷恋——足球哲学
5 f( x0 z5 Z) ]4 E& q+ \- @* L; W1 z( p. r. m
结合当前欧洲杯的氛围,我们来看看意大利队所取得的诸多辉煌:- y2 g% @8 P8 b! F9 G+ b
第一个夺得世界杯的欧洲球队(1934年),第一个卫冕世界杯的球队(1938年),第一个三夺世界杯的欧洲球队(1982年),第一个四夺世界杯的欧洲球队(2006年),就连同样拿过4届世界杯的德国队,面对这样的第一战绩也只能仰视了。而在上述的众多历史巨星和辉煌成就之下,蕴含的是深邃的足球哲学和人生哲理!8 h) ^# ]( [/ Y, D1 I
. W) d* B% G) C/ V% ?+ E7 Z4 p
1、防反!就像上篇里重点讲述的波佐教练,“稳固防守、控制中场、快速进攻”的打法为80多年来的意大利队奠定了战术传统!提到意大利队,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钢铁防线,链式防守,世界最强,没有之一{:1_329:} ,这样的印象只停留于防守,其实不然,蓝衣军团的足球哲学是防反、防反、防反,防守只是手段,反击才是目的!在意大利人眼里,与其重兵压境打胶着的阵地战,不如先将对手的重兵引到自己的半场,让对方的后半场变得空虚,再通过快速的反击趁虚而入、一击致命!就像一位太极高手对战少林金刚,我先示弱,蜷缩身板,任彼前冲,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缓对急,不紧不慢的见招拆招,化解猛攻于无形,待到对方疲惫疏忽之时,再大展身手,从缓慢的老者突变为迅猛的猎人,电光火石之间早已从对方破绽之处杀入腹地要害,让人束手待毙时只能祈求老天保佑了{:1_328:} 。上一场对阵西班牙,观看我们直播活动的战友们,应该对意大利的打法、反击之犀利感受良多了,那些招招见血的反击常常是意大利猎手直面西班牙门将了,大家一致认为若不是西班牙守门员德赫亚的出色发挥,上半场就已经是0:4了!当很多人观看意大利防守时觉得沉闷乏味,其实蓝衣军团防守的精妙恰恰是你没有认真去读懂的,看似波澜不惊的深处,恰恰是引发海啸的源泉!其实作为处事哲学,这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示弱并非真弱,逞强亦非真强,尤其是我们军转人到了地方,适当的谦逊收敛绝对可以化解偏见收之桑榆,一味的摆领导做派、受不得一丝委屈反而让别人反感和提防!$ u$ U" |, O. ~6 `$ G- G: D; p
2 M) [0 K, Y9 U% M; z2、混凝土防线。人们常说意大利的链式防守如同混凝土般坚固,这也正是意大利防反打法的基石,可是链式防守是如何炼成的呢?比如常见的4后卫阵型,4个后卫站成一排,就是一条链,正面进攻者若突破了其中某一点,其他3点就会自动靠拢收缩,形成包裹带球者的锁链,让其只能突破一点而无力突破全面。这样的防守方法是很多球队都有的,而意大利人则是把锁链做到了极致——三条链!是的,除了4后卫,两后腰和两边前卫也都是防守大师,形成了后卫线之上、前伸而出的第一链,好比京师的外城、一线的野战部队,将对手在中场的组织就地瓦解;而在这两条铁链之间的,还有坐阵衔接的大师,比如以前的塔索蒂、巴雷西、马尔蒂尼(在巴雷西退役后由原先的左后卫改打巴雷西的位置),还有后来的卡纳瓦罗,现在的基耶利尼(两者都不是传统的中后卫,而是活动范围极大的防守自由人)。由此,三条链又形成随时互补的一整体,钢筋混凝土的构造便是生动的比喻了!别忘了,最后面还有意大利层出不穷的优秀门将,从佐夫到曾加、佩鲁奇、托尔多再到如今仍在坚守的老将布冯,个个都是当时世界上的最佳门将,球迷们都知道“一个优秀的守门员能抵上半只球队”,而意大利这样的防线确实只能让其他球队羡慕嫉妒恨了!其实看到这里,有人应该会问到:“难道这些意大利人都是甘当后卫么”?就是,每个踢过足球赛的朋友都是喜欢冲锋陷阵的角色,10号、9号、11号球衣是绝大多数球迷们的最爱,把控中场、突入前场才是最大的乐趣,后防线上的脏活累活是吃力不讨好的苦差啊!我想,意大利人也该是这样的初衷,但是在团队利益面前,总要有人做出默默的牺牲,哪怕他们一个个都是能攻能守的全才,也得先把团队利益的立足之本——防守,先做好!于是我们看到长传技艺炉火纯青的巴雷西(巴斯滕的评语),甘愿只做个清道夫;进攻型中场出身的格罗索(在齐耶蒂队一个赛季打入17球),同时还是位任意球专家,为06年意大利夺冠立下汗马功劳时,在国家队打的是3号左后卫。什么是团队哲学?意大利队就是明证!
7 u' E- V) I8 c3 S* K1 }6 v1 B
) i# p3 }( |: i& p2 S( m7 `9 F' e3、造越位。球迷们知道:当进攻方传出球的一刹那,进攻方有人站在对方所有防守队员的后面(不含门将),并参与进攻(拿球或策应),就算越位。而意大利人率先创造了造越位战术,就像下面的截图里,箭头所指的正是传球者触球的瞬间,防守方白衣队员正是在这瞬间全部背对着自家球门冲刺,让对方多名进攻球员处于越位的陷阱中,从而让对方的精心进攻瞬间化为乌有:; _2 A# }* }. y
) P* g6 |# I" z而这种战术执行起来不是特别容易,因为大家要思想一致,如果有一个队员没有跟上,那整个防线就形同虚设了。所以人们经常说:造越位是把双刃剑!而世界上能把造越位战术运用得最炉火纯青的,唯有意大利了。这就需要整条后防线高度协调一致,领头人一动,全体都动,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化解,在这样妙不可言的战术之上,需要何等的默契配合啊!就像古罗马军团赖以成名的步兵方阵一样,可以肯定的是,意大利人在保持阵型一致性上有着过人的天赋{:1_330:} ,而天赋其实正来源于长期的积淀和训练,就像那声响彻的嘶吼——你永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D% ^) c* |3 h! O' B" w9 Q' O+ \
4 t y. o2 o9 U+ }( K$ Q3 W
4、闪电战,大家知道这是德国军队于1939年率先在战场上使用的,而在足球场上,波佐早在1930年就在意大利队身上实践了快速进攻的理念。球场本就是战场的延续,两队相争如同两军对垒,除了拼个人的实力,还有球队战术对抗、人员合理搭配、场上灵活应变、天时地利人和,等等,难怪西汉时的蹴鞠就开始用于军中练兵,汉代班固把古代足球列入兵家技巧类,并称:“以立攻守之胜者也”。唐朝颜师古注云:“蹴鞠,陈力之事,故附于兵法焉”。如果您还把足球只看出一种单纯的体育运动,那就真是管中窥豹了。前面分析过,意大利队的防守就是为了更好的反击,而他反击之犀利正源于推进的速度,球员们对对方阵型漏洞的阅读能力、迅速传球出脚之快、隐蔽自身意图之深、攻击手跑位之飘忽,在一瞬间就让比赛达到高潮,这就是蓝衣军团闪电进攻的魅力!于是乎,之前一系列的示弱、被动、防御终于做足了铺垫、吊足了胃口,在对手还未撤回双拳之际,蓝色的利剑已然封喉!看了这么多文字,来个视频过瘾吧{:1_318:} ,上一届欧洲杯半决赛,意大利战胜德国队的不到两分钟的集锦,如下,第一个进球,皮尔洛中圈发出的精准长传是在视频的第26秒,3号基耶利尼(典型的自由人,这哪是中后卫该出现的位置啊)在28秒接球后传出,矮小的卡萨诺就势灵巧的转身,晃过德国的高大后卫然后传中,早已埋伏就位的9号巴洛特利刁钻的头球破门是在视频的第34秒,从26到34仅仅8秒钟,皮球在意大利4名球员的精妙配合下就从中圈到了球网,8秒哦!意大利的第2球更绝,18号蒙托里沃在视频的第1分02秒从后半场长传打德国队的身后空档,恰好埋伏在德国队2号拉姆身前(不越位)的巴洛特利迅速启动形成单刀直入,禁区边缘的一脚爆射是在视频的第1分07秒,意大利的二人转就在这短短5秒内宣判了德国人的死刑,射门时德国门神诺伊尔连脚都来不及挪动,更别谈扑救了,随着应声入网的足球,诺伊尔双膝跪倒在原地——这完全连思想准备的时间都木有啊!(下面的视频开头可能有段较长的广告,播放了两秒后在右下方就有“关闭广告”的按钮了,建议开始播放正片时选择超清模式)+ D& h( I! W: i. B2 G
. ^) p% q; ?% i! W3 ]9 W" V: O1 p& u
; C- o) p; T% d9 g* ~
- P- W" t$ x/ c5 H/ Y6 X9 n
时间关系,篇幅也已太长了,就先发表吧,全文的下篇《眷恋——此情不渝》也还需反复打磨,择日再发,争取在7月3日的意德大战之前写好。: C3 n" T$ A. n! J9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