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间隔两个月又一次徒步,这次是去位于杭州富阳区的安顶山.走山路,就注定是一次艰辛的旅程.6 A5 \9 z/ z- Z3 O. T O
虽然是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但其间才发现,很多事情有冲突.好吧,一旦信心坚定,万事都可退让.
0 M4 @) m: M3 |7 s& c( v/ k# U同行的伙伴又多了一些,尤其是认识20多年之久的闺蜜,想来一起旅行也是掐指可数的./ K8 f& B7 O' o/ i, ], g* M
这次我多了根专业手杖,和同行的5岁果果一样,第一次用上了专业器材.有了上次的经历,感觉应该更轻松顺利.
# ]. w& z6 k- G. {但是谁能知道下一秒的事呢?
0 @: k2 k2 N; F1 D" C周六微风轻拂,,没有耀眼的阳光,体感舒适宜人.时值春花烂漫的季节,路过的稻田里一片片的黄金色油菜花肆意地胜开着.& k! W% l2 l( f9 J' m& J- N8 J/ Q8 E
上午就开始上坡,大小不一的石头四处地散乱着,从中间把两旁的竹林不经意地辟出一条所谓的路.这路高低不平,弯弯曲曲,而且竹林密布,终年潮湿.刚开始还很轻松,一步步抬级而上,步子迈得很高很大,走着走着没那么轻松了,开始握紧手杖一步一个脚印小心得走着.即使这样,还是一不小心滑了一跤,不过幸好没有一点点碰伤,立刻起身又朝前走去了.7 b C* R8 `6 A* U* M. v5 w) {
上山的路的确难走,不过我没有灰心.这次行走我是全然自顾自,享受着这一刻的孤独自在../ \/ n- }7 N; L* u6 V0 S: t% c
正在此时,接到远在上海的儿子打电话,这次本想着带他来的,但是最终没能成行.他心情低落,一次次地哭诉着,为了安抚他,我拍了几张照片给他看,没想到他独自去找了个地方上网看了,还说让我玩得开心.刚开始的啼哭,转而一下秒就舒心地去做他自己的事了.
* }5 X% J7 ?. m( H一秒之间的距离是多远呢?" m. @3 {+ c+ b% `3 z
继续行走,但是开始步子越来越小,越走越慢了.外套脱了,但还是一身的汗,中间休息了几分钟.耳边听到从上而下潺潺流淌的泉水声,看到了几处不经意的积水,忍不住去湿了湿手,啊!冰冷的感觉直至手心,还不够舒爽,就把泉水扑到火烫的脸上,顿时感觉一股清凉传遍全身.& d+ S% E. u$ K4 f
同行中有一对恩爱的夫妻,丈夫一路扶着妻子走着,还放着流行歌曲,他们的儿子不用他们多费心,自顾着自己打头阵.突然想起<围城>里的方鸿渐曾说过,一对恋人要想一起生活,一定要先旅行.两个人一路从早到晚的相处,一切尽显露在双方眼前,这样才能真正彼此了解.”0 L6 G4 \/ y7 D& T3 i9 h' P* N
蜿蜒盘曲的山路真是没有想像中那么轻松啊.几乎快走不动时,就听到前面说,到了,并且屋顶上树起了不算大的队旗.希望就在眼前了.这时又仿佛多了力气,加快了步伐,终于到达了半山腰.. f2 |1 t7 R: [1 C1 h
此时正是中午11点左右.天色逐渐变亮了,透过厚厚的云层,阳光时隐时现.极目远眺,豁然开朗.四周云烟缭绕,绿色的山坡上整齐地列着一排又一排低矮的茶树,顺坡而下.这就是这里胜产的云雾茶.不虚此名.由于天色不是特别晴朗,远处的富春江被隐藏了起来,但是依然能感受到安顶山宽阔的胸怀.: e' } u# E0 `5 p. R3 {- ]) l" r
/ B0 a: k P1 ^* C) J2 g4 l
这一秒的遇见,值得花上2个小时的行走.这一秒就该放松心情,就该聚拢在一起,愉快地吃着自带的食物,累过摔过,也无妨.4 T8 o% d! h9 R7 W/ T+ l# P
时间过得飞快.下午的行程开始了.我们不再上山顶,要走下山的路了.一路平稳的公路,走得很轻松,似乎太轻松了吧.难道就这么一直飞快地走下去吗?到了岔道.一条是修得平整的公路,另一条就是隐逸在竹林里的大西庵古道.轻松的路本就是为车辆准备的,所以当即确定了我们的路线.
2 `/ }* b% C% o+ F/ N刚才还在感叹地轻松,进入了竹林,下一步就是潮湿泥泞的下坡路.又是大大小小不平整的石块,踩着本就不舒服,加之常年湿润的竹林使得脚下极易打滑.手杖及时发挥了其稳定的支撑力,不得不已时还得借助天然的竹子.石路上一地辅满了金黄色的落叶,连绵不断地延伸着这条弯弯曲曲的山路.如果不是这路太滑,我真想躺在这一地的落叶上,静静地聆听着竹子被风吹拂的声音.我小心地走着,但还是滑了两跤.第三次甚至更重些.但依然能自己起身继续行走.3 l4 U" D7 E- v# u; ~3 Q* c
1 U. e4 }3 s! K( o, j5 [
1 p3 _& K5 {$ Y( y5 {( @& I4 |
一路走下,经过一处路牌上写着”阅台”,说的是元朝未年,朱元璋兵败新登,一路奔逃东下,上安顶,直下古道.元兵追及至此,兵困马乏,朱元璋在此重作修整,故称”阅台”.想来当年朱元璋势必要路过这条崎岖的陡坡,最终顺利走出,才成就了其明太祖的弘基伟业.这下一秒的如此鸿大,谁可预知.大西庵及此古道也由此得来.
9 X* |$ v* k6 K4 [今人走古道,能寻古问津,亦能重视己生,也期盼着走出艰辛之后,预见更好的下一秒.
8 q. I2 [% g) M* K不经意间我走出了这条古道.这次走得很快,是女队员中第二个到达终点的,似乎超越了红色的队旗.6 p! C. M. Z5 v' q' M& G1 x
下一秒会如何?永远无法预知,但我坚信,只要一步一步地走着自己脚下的路,下一秒终会豁然开朗.
* V/ _3 Q& P, @1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