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044|回复: 18

[心理健康] “家庭化迁移”渐成主流,故乡该怎样留人?

[复制链接]

 growth: 6820

发表于 2016-10-22 05: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家庭化迁移1.png

2 k8 B# p) `  ]( b* e( s    10月19日,国家卫计委正式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人,占总人口18%,相当于每6个人中有1个是流动人口。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司透露,“我国人口迁移流动家庭化的特点越来越突出。”故乡该怎样留人?如何来迎接一个“家庭化迁移”的时代?又如何让这些伴随父母或子女进城的居民,能获得更稳定与可预期的城市生活?体育健康版欢迎大家来说说。. B8 }' u2 Z; q& s$ j5 d1 i& e

; Q3 q2 X. J) y' l; w- u
家庭化迁移2.png
+ \* K, Q7 d* a# ~; e
    “家庭化迁移”会带来哪些现实影响?: S: ^% y$ P! A5 v+ C
    家庭化的迁移让日益增加的居民来到城市,必然有利于推动城市化的发展,譬如拉动城市消费,譬如消化城市商品房的库存,再譬如为城市居民**保安、钟点工、餐厅服务员等日常服务。
! B, p3 ~8 M; U6 q4 u    家庭化的迁移,必然会让大量进入城市的人口面临诸多生活问题,譬如孩子的就读,譬如医疗问题。而那些不愿意跟随子女进城的老年人口,也让农村的空心化问题变得日益严重。
- R6 q% J) D8 p# x9 ^
7 W% C9 O5 H/ |3 X$ @; L1 d8 i
家庭化迁移3.png

1 L# i  B% F; ^; R- a' v    人口流动需要更好的公共制度
2 m. B. ?: y, w) p5 T5 |& N    谁愿意背井离乡,我爱家乡,想回但回不去。流动人口要想真正融入城市,实现家庭化迁移,需要降低社会的流动成本,实现包括人口、资源、权利等在内的自由迁徙与流动,这方面主要表现于推进公民权利的普及与公平享有。
; ]7 w4 y  ~5 E. c& f: G   “家庭化迁移”使得经济不发达地区严峻的人口净流出形势和大都市“城市病”并存。长此以往,我们心中的乡愁也许就会成为故乡实实在在的经济社会发展之愁。因此,在关注怎样使外迁家庭“住得下”的同时,是否也应当着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机会公平,使更多家庭能“留得下”呢?8 G9 f: k- N( K. B) {$ |$ D

评分

参与人数 10经验 +40 津贴 +300 收起 理由
中原中州 + 3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360361 + 40 + 20
柳絮似雪 + 3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温柔胖哥 + 3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自主快乐嗨 + 2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倚网情深 + 20
仰望羔羊1 + 3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野闲 + 3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清19 + 8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腊梅666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10-22 05: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庭化迁移是正常的趋势。大部分人大学毕业后会在所读大学的城市寻找工作,特别是原居住城市比较小,对高技术人才需要比较少。还有,很多人离开家去外地读大学,相爱的人很多不是来自同一个城市,最少一个人离开家乡。更不要说去其他国家读书的人。很多高学位的人是随着工作走,更看重好工作。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有拥挤的城市和人很少的城市。能在人很少的城市生活下去的一般是喜欢人少或没有能力离开家。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30 津贴 +4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30 + 40 收录于“金牌帖”回帖榜中!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2 05: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表哥一家移民到英国了,他儿媳妇一家也移民去英国了。其中一个是国内医学大家。古代都是告老还乡,现在都是逃离国家。环境污染,道德失落~~~祝福我的祖国吧,愿她更加美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30 津贴 +3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30 + 30 收录于“金牌帖”回帖榜中!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2 08: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树挪死人挪活,迁移有益于交流和平衡,也算是自然规律。国家能做的便是,顺势而为,有预见地制定和规范法规、措施,解决相关问题,尽快地促进交流与融合。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30 津贴 +3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30 + 30 收录于“金牌帖”回帖榜中!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2 09: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家庭化迁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中国这样大的国家中,保障他们的生活、福利与迁入地同等对待,确实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们也会承受些由此带来的阵痛。一方面,国家要为他们尽可能的**各种保障,一方面,大力发展原居住地的建设,缩小城乡差别。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30 津贴 +3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30 + 30 收录于“金牌帖”回帖榜中!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2 16: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他是老自 于 2016-10-22 16:48 编辑 # b! {" f+ Q* \' z" g1 O
* `9 o4 g6 u) F( c
人口流动也好,家庭化迁移也罢,其实与所谓的住得下、留得住是两个不同范畴的问题 。。) {' N! n  f" s+ a! Q+ _* a

3 u  y4 X- x" L5 s- {准确地说,人口流动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种现象,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上纲上线的。
" v$ o0 V' A1 g  z% z* Y; q
+ ^8 g2 }7 ^. {  y* Q8 f# [$ k人为什么要流动?抛开短暂地旅游以外,通常跟求学、求职、养老有关,学校在哪儿就会往哪儿迁移,工作在哪儿就会往哪儿迁移,哪儿适合养老就会往哪儿迁移。9 K" q2 A, J+ p' u! J

2 ?4 d0 A7 K7 z  c6 l( y* O! z* k" Q8 j(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假以时日,荷包鼓鼓、厌倦了都市生活的人,可能也会往环境和条件得到提升和改 进的中小城市回流。
- n* i9 ^7 X" ?; o3 I9 s( _" x1 b" a7 Z
: t- u) y3 y8 |0 e" a他是老自认为,该干嘛干嘛,无为而治,如果闲着蛋疼,可以多做一些筑巢引凤的事情,其他,还是顺其自然吧~ {:2_349:}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30 津贴 +3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30 + 30 收录于“金牌帖”回帖榜中!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2 18: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作为家庭和个人没办法,为了生计,为了更好的生活,求学要去好学校,求发展要去发达的城市,行不行都要去闯一闯,闯好了,落脚、扎根,父母过去了,不行的,为了面子,死撑也要在大城市里混一混,也不会返回故里,受不了他人的白眼,关键是国家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如何引导,如何安置。其实西北大开发就是不错的政策,将许多高素质人才,引向贫穷落后,但资源丰富,有待开发的人员稀少的地区,在不久的将来,西部就会发展成为,繁荣富裕,人气旺盛,令人向往的新的都市。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30 津贴 +3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30 + 30 收录于“金牌帖”回帖榜中!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2 06: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关注的好,这是一个问题社会。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20 + 20 多谢超版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rowth: 8155

发表于 2016-10-22 08: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还是别谈发展、了,全是污染项目。。。。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20 + 20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rowth: 12400

发表于 2016-10-22 09: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城镇化。城镇化。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20 + 20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2 09: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往发达地区迁移,政府要统筹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3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20 + 3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2 11: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政府应该从全局来考虑,既要人们能进城又要人们进去后能更好的生活的同时,还要为那些留守家乡的人给予保障。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30 津贴 +3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30 + 30 收录于“金牌帖”回帖榜中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2 11: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政府应该从全局来考虑,既要人们能进城又要人们进去后能更好的生活的同时,还要为那些留守家乡的人给予保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2 11: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城市化严重,家庭化迁移有利有弊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20 + 20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10-22 13: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2 19: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再过几十年我的老家真不知道还能有多少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3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20 + 3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2 21: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啊,前段时间回老家,镇上的年轻人少了不少,好多的院落都是铁将军把门了。再过几十年,心目中的老家真不知道还能有多少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30 津贴 +3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30 + 3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3 12: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祝福家乡越来越美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20 + 20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3 14: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都是为了生活。农民在家没有经济收入,不到外面打工光靠两块瘦土可能一辈子也翻不了身。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20 + 20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