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949|回复: 19

[心理健康] 心理话题系列二:精神障碍困扰老人

[复制链接]

 growth: 6580

发表于 2016-8-29 04: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沈阳第二故乡 于 2016-8-29 04:37 编辑 / F* ]: z. M( A

; ?/ @9 B! ^1 C
心理话题系列二(1-1).png

4 O6 I5 v- P  `4 x! F8 c8 I5 ^    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人人希望拥有良好体魄的同时,也渴望拥有健康的精神。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精神疾患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危害之一。为此,体育健康《心理健康》专栏,跟您聊聊热点的心理话题,带您走进健康精神园地。心理话题系列二:我们来关注精神障碍困扰老人的心理健康。( n4 n! G; P, S/ Y
  身体健康对老人固然重要,但由于生理或社会等多种原因,老年人在步入晚年后可能会出现焦虑症、抑郁症等各种心理精神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研究表明,65岁以上人口中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占高龄存活人口中的26%。国内曾有大型社区流行病学调查和北京市的调查均显示,65岁以上人群抑郁症患病率约4.4%,重度抑郁者有1%至5%;70至85岁及以上老人患病率则增加一倍。
- Z8 B* W& Q) S  老年人这些心理问题也会辐射到身体,导致健康恶化,甚至厌世自杀。数据显示,老年人自杀死亡率可达25%,而年轻人约为5%。因此精神心理专家呼吁,老年人更需“精神保  健品”,尤其是老年抑郁症不容忽视,老年人需要子女、社会的关心、支持和老人自己的心理调适。
  G8 w7 j, W: u( q2 D+ q; _  E, ~
" {1 b/ ]) ]8 z5 q( I8 Q' f  老年抑郁症患者女性多于男性8 R1 m" t/ }' J
  北京回龙观医院老年科病区主任燕江陵在接受中国妇女报,老年抑郁症其实并不少见,近来病房收治的抑郁症老年病人明显增多,按理说应该是春秋两季多发,今年夏天却尤其多。
( Y! k" j, e, F/ h  K7 Y! y  以抑郁为例,达到诊断标准的抑郁症,国外患病率达2%~4%;如果用症状学标准,焦虑、抑郁的老年人患病率可能达到20%;有情绪问题的人可达半数。由于很多人的抑郁症状并非一过性的,甚至会反复发作,对生活影响大,自杀比例也高于一般人群。- A: O+ k% a; Y+ `2 L) w
我国老年人的自杀率最高,特别是65岁以上老年人自杀率急剧升高,这与全球情况一样。国外的数据显示,自杀的发生率可达47.8/10万人口,美国85岁以上老人自杀发生率高达55/10万人口。老年人自杀往往会事先计划好,而年轻人更多是冲动性的。5 S1 u1 J4 q! }9 g$ }) X
特别提醒,根据她的粗略统计,在老年抑郁症病人中,女性多于男性。不过在刚退休的人群中,男性老年抑郁症病人是多于女性的,这是因为女性在刚退休的时候适应性强于男性,女性在退休前就是一边忙工作,一边忙家庭里面的事儿,所以退休后较容易适应;男性就不同了,由于不少人退休前家里的事儿是不管的,退休后也不用忙工作了,家里的事也插不上手,所以失落感比较严重。此外,老年知识分子患抑郁症就诊的较多,不过这一群体服药服从性不好,有的会自作主张自己减轻药物的剂量,有的则是在医生开完药后还要回去各种查才肯相信医生。1 ^+ t$ v) O- b
老年抑郁症有多种表现,比如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疲乏无力、总会产生无用感、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多数还会有心慌胸闷的情况,不少老年人首先可能会去看消化科、心内科等科室,但总是检查不出来什么病情,这时候就要考虑去心理科转诊或者让心理科医生参与会诊。" Z$ b# X7 \" Z

( f5 I: {) n9 ]* T- |  “心魔”带来老人慢病和自杀高发
! X/ b% ^6 }. I  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对老年人来说,退休、空巢、躯体疾病、婚姻变故、子女关系等,都有可能成为诱因。老人罹患精神障碍,主要有三大原因。
% {) ?3 r0 P/ b7 u4 W- s8 W9 Q# }  \  一是生物学原因。进入老年期,包括大脑功能在内的诸多生理功能都在退化,躯体的疾病越来越多。数据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达54%,超过70%的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及以上慢病。一些老年人由于长期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其患抑郁症的概率也比较大,因为他们容易自卑,会无形中加重自己的负担;同时由于年龄增长,一些身体功能下降,比如听力、视力的减退,这些也会导致一个人性格发生转变,很容易产生依赖感,如果这时候家人不予以重视,也会导致老年人抑郁。- o! F6 U4 E& D5 m: T  P1 l
  二是个性原因。有的人性格较敏感、内向,遇事容易钻牛角尖,对心理打击的抵御能力较差;而有的人比较开朗,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想得开,患心理疾病的概率就小一些。此外,人老了往往更固执,考虑问题比较极端,不容易跟人交流,也是心理疾病的诱因。
$ \8 j- h2 R5 l% Y# v2 ?, T  三是社会心理因素。比如退休以前是独当一面的领导,如今精力衰退,会有很深的失落感。老年丧偶也是突出的负性事件。很多老人对老伴从感情到生活习惯上都有依赖性,突然只剩自己了,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肯定会感到孤独。即使孩子很孝顺,也不可能取代老伴的地位。夫妻关系不好的也会使一方抑郁,由于退休后两个人都在家里,突然没了工作,又要重新面对对方,这时候如果一方对另一方不够关心,就会使对方特别失落。还有不少老人感觉,退休前自己是家庭的核心支柱,退休后却成了家庭的附属品,老人在家庭中话语权减少,心情也会受到影响。而再婚压力、子女经济纠纷、随子女到外地居住等,也都让很多老人无所适从。% h5 [% G+ }7 k
  另外,上述问题除了让老人陷入心理困扰中,还可能带来相关躯体疾病。研究表明,抑郁和躯体疾病的关系可能是双向的,比如慢性疼痛可能是抑郁的易感因素,抑郁则可能加重心脑血管疾病。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抑郁症可直接引起心血管病,且增加心血管病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I3 h. Y% O+ w

% ]7 o: K2 [. I9 L  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加上躯体、心理健康状况恶化,老人自我照料的能力也会日渐减弱,人际交往圈子缩窄甚至自我隔离,没有价值的感觉也会越来越强烈,如果再有其他不良事件发生,可能会导致自杀。躯体或精神疾病、长期遭受刺激或经历负性生活事件、生活质量低、曾有过自杀行为、亲友有过自杀行为以及有明显的无用感、无价值感、绝望感等。这些危险因素具备的越多,老人自杀的危险性越高。5 e, M( i% a+ C2 n; y

: [; \* V; x+ g  子女对老人的关爱和陪伴胜似良药$ y: v" A, ]$ x0 x
  早诊断、早治疗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来说意义重大。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非常好,90%以上都能治好。因此,提高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率尤为重要。
! G1 j7 v4 `' h  抑郁的核心是动力下降、精力下降、兴趣丧失。很多老年抑郁患者的表现形式隐蔽,症状更多集中在对身体或晚辈的过度关注上,表现出易怒、焦虑和身体症状。* ~; D% _# C, @+ O
  如果一个老人担忧的事突然多了,喜欢做的事不做了,跟外界交流少了,总说身体不舒服,在排除了躯体疾病后,就要考虑是否患上了抑郁症。一旦情绪变得极端,自我封闭,不跟人说话,怕别人瞧不起,自杀风险就高了,需要赶紧去精神科就诊。1 B. [6 }6 G: n6 q) q! |
- l3 J/ J% e, W" i# Z" G( P4 a
  专家给老年人开出了“精神保 健品”,生活中照此执行有助于老人的心理健康。
% M1 x, `% g& O  j  1.子女陪伴和电话是解压剂和暖心剂。老人就是“老小孩”,他们会更依赖孩子。临床上,如果一个患病老人的家庭支持系统较好,他的预后就会很好。如果子女的关爱到位,老人甚至不会得病。对于老年人来说,家人的陪伴也是一味“良药”。7 g) ]( z: h' r7 f+ b' S
  做儿女的要多关心老人的思想和心情,更得了解老人需要什么提  供老人最需要的关心,建议子女每周给父母打2~3次电话,一个问候的电话犹如暖心剂,会让父母感受到爱的温暖。年轻人有时间要多陪陪老人,不仅是吃饭,还可以带着老人看看电影、外出游玩等,和父母一起活动犹如解压剂,能缓解因孤独带来的抑郁感。
: O- P: v% r) \: k  2.社区花样活动是强心剂。如果家里人实在没人陪伴,到社区去获取陪伴也是可以的。在社区,老人的心理健康能被管理起来,获得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社交活动,还可以组织益智游戏活动,如象棋、围棋、书法、绘画、手工、健康舞蹈、合唱团、京剧等,老人的孤独感就能得到显著缓解。这种社区支持犹如一剂强心剂,让老人晚年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老年人希望社区提  供精神关怀服务,建设供老年人聊天、放松的“休闲室”;能够提  供定期心理检查服务;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公益讲座;配备专业的心理疏导员等。
9 l" b: ~8 Q9 {6 e9 r* V7 P8 Z  W  3.多学习多培养爱好,多活动不讳疾忌医。想要预防老年抑郁症,其一要性格完善,老年人要尽量开朗、合群、多发展一些兴趣爱好,在生活中要尽量自立,不要过度依赖别人。其二就要在能力范围内多活动,要经常晒太阳,注意饮食均衡。其三就要正确对待自己的躯体,有其他躯体疾病要及时去治疗,让身体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这样才能抵抗不良情绪。其四要跟上时代,多学习新知识,不要被社会淘汰。
& B9 {* k- J+ d7 _7 U/ h  4.医疗帮助和健康宣教是镇静剂。正确的健康教育和宣传犹如一针镇静剂,可以让老人平静地生活。自杀是能够预防和干预的,如果老人的情绪变得糟糕,表现出厌世心态和自杀想法时不要害怕,尽早陪老人就诊和接受正规心理治疗最关键,千万别讳疾忌医。$ B9 u& q; I2 n( B& ?0 C4 A+ H
  专家们最后呼吁,需要子女、家人以及社区、社会多加关注老人的精神世界,增加老人与社会的联  系,提高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并引导老人适度运动并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提升自我价值感和希望感,必要时应积极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和尽早就诊。

- ~  I$ D$ ]- K" ^6 j1 K* {/ J
心理话题系列二(1-2).png

评分

参与人数 11经验 +50 津贴 +288 收起 理由
不再年轻 + 3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360361 + 20 很给力!
车在征途 + 50 + 60
仰望羔羊1 + 3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鲁鲁河情结 + 1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野闲 + 3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柳絮似雪 + 2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北方行者 + 3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倚网情深 + 20
地道云南人 + 18
想念2015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8-29 05: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年人精神健康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现在孩子少,距离远,所以社会应当做更多的事。政府应多建立老人中心,开设一些适合老人的课,活动,让老年人有更多的机会互相交流。

点评

收录于“金牌帖”回帖榜中!  发表于 2016-8-29 15:24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77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77 + 20 加速晋级将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rowth: 7915

发表于 2016-8-29 05:52:35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身边有不少这样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20 + 20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vipend growth: 3775

发表于 2016-8-29 05: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女的关爱是克服老年人心里障碍的关键!谢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20 + 20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9 07: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留守老人和儿童的问题很严重,值得关注

点评

也是社会突出现实问题。  发表于 2016-8-29 15:26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20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rowth: 2575

发表于 2016-8-29 08: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乐观开朗,身心健康。

点评

当我老的时候,只有自找乐了。哈哈!  发表于 2016-8-29 15:28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20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rowth: 12160

发表于 2016-8-29 09: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人的精神问题多是因孤独造成的,做儿女的应当常常陪护,同时找些老人力所能及的事做做,让其有成就感或许能起些作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30 津贴 +4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30 + 40 收录于“金牌帖”回帖榜中!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9 09: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学习一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20 + 20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9 09: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女要常回家看看,社会要多**老年人公共娱乐活动场所。

点评

是的,社会多提 供老年人活动场所。  发表于 2016-8-29 15:30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3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20 + 3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9 09: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20 + 20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9 10: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类病不是单靠某个家庭就能解决的,应该是全社会共同出力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大事。

点评

是的,现在子女少,照顾不过来。社会责任问题。  发表于 2016-8-29 15:31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3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20 + 3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9 12: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人的精神健康是很重要。大多是由于身边无人造成的寂寞、孤独而产生的烦躁、不安,长时间的积累就要找发泄的途径,原本不经意的事情,可能就是他们发泄情绪的原因。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30 津贴 +4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30 + 40 收录于“金牌帖”回帖榜中!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9 16: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点,那就是代沟,也阻碍了年轻人与老人之间的交流。
& X7 P+ V# [+ @6 k6 `2 p我觉得还是与时俱进比较好,活到老学到老啊,这样在交流方面就不会有那样多的问题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3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20 + 30 说的是。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9 22: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沈版的精彩分享!关爱老年人的精神健康是即将进入老龄社会首先解决的问题。现在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吃饭、穿衣都不是什么问题了,但精神健康问题不但没减少,反而有增加的趋势。社会太大,咱不说了,就家庭而言,子女忙于工作,或在外工作或打工,孤独、缺少健康欢乐氛围,加之代沟问题,本就时间少,有时间也没交流……作为子女,真应该引起高度的关注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40 津贴 +3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40 + 30 收录于“金牌帖”回帖榜中!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1 21: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计划生育导致多个老人由两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照顾,实在是力不从心,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老人的孤独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3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30 + 2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