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7月3日凌晨的欧洲杯1/4决赛重头戏,所有熬夜的球迷见证了一台完美的防守机器——孔蒂充当了代替球员思考的大脑,率领平民级意大利在120分钟内只出了一次错,尽管点球大战中5比6落败,也不妨碍他们昂着头离开波尔图。8 j* m: ~. F# W* R V1 m% x7 |
- `) ^% f! V2 `, L: ~
让人叹服的是,在德罗西、坎德雷瓦伤缺、莫塔停赛,以及11人再吃黄牌就将无缘半决赛(包括门将布冯),孔蒂依然让其中7人出任首发。& s3 x( Y2 ~8 t9 g) a! t
]% U+ f' d2 _7 X7 X6 ]2 P这是一场比谁犯错更少、执行力更好的比赛,勒夫异常慎重之下拿掉了上一场大放异彩的德拉克斯勒,以3-5-2对垒意大利的3-5-2。他非常清楚对手是防守的鼻祖,从链式防守进化到结构化防守,意大利人甚至可以牺牲进攻去换取。没有了巴乔、托蒂、皮尔洛这样的天才,孔蒂胸中的百万兵甲也不可小觑。
1 ?3 ?; D! u3 _' H! _; w
$ s6 k& P8 b C4 K7 r2 |1 h3 B! ^整场比赛,意大利只犯了一次错,德国人抓住了。而此前和此后,个人突破能力并不好的德国人除了和意大利拼对抗、拼跑位,在天分上,毫无优势。 x3 s2 z8 H: j8 X5 W3 T% u
* y5 {7 u, ], j* _( u5 h
这是一场史诗级的限制战和消耗战,从局部到整体,每一处有球侧都有足够的双方人员进行争夺,出现反击的时候,后卫线始终保持完整站位,横向移动始终不乱。
7 _# i9 G8 }3 ]
! {7 H# H) B4 {% p3 M* r* Y8 w1 k0 z; n6 H
开场后意大利三条线迅速变成本次杯赛善用的5-3-2,而德国人在赫迪拉受伤之前,一直坚持两边转移,抓的就是意大利三中场在横向移动的时候局部人员不足,容易出现空当。
" k" b4 Z9 \: O, C; Y* {$ _( P" B& e* L/ u
, P5 J" g- h" b. X) Z勒夫希望通过反复的扯动,将意大利人一向稳健的防守体系弄出空当,思路没问题,具体执行上,他寄望于基米希在右路、赫迪拉在右肋,两个人有足够的来回拉锯奔跑能力,中路既然有了厄齐尔和克罗斯的组织双核,加上五前卫的人数优势、强硬的身体对抗,形成整体压制。% O; E F) c) c3 y7 d
( t1 y$ r8 R/ ]4 x* i1 W
但是,缺少了个人能力和速度之后,日耳曼人很少能打出有效率的反击。
2 O7 G2 ^, k+ C$ r2 X- s- V& }
; N! x# z' @3 k* m8 Z) i孔蒂对对手的想法了若指掌。他苦在手中无牌可打——中前场的球员创造力普遍不足,只能靠奔跑弥补。; w9 n) p3 Y5 x# ~; V$ z( ?! v
5 R9 m$ }4 a: h( g) @' o* {( F
3 p2 R3 g, Z' J0 h无论在左路还是右路,意大利以人数遏制德国人的向前传递。
J+ y" W$ t- b6 Y
" C* Q: J4 ^' `8 B! s. f" a
+ w/ z! a; `7 P7 u- t' o, f在开场的反击当中,德国人并没抓住机会,因为意大利的五人防守做得足够好。戈麦斯在中路很难获得一对一的优势,前场队友持球摆脱的能力也不足以应对对方的单兵防守。
$ t& M! `* A8 @0 E0 F) S
! l' h( G& b- J" }( O) j
0 Q4 S! ^- o& z, r- ^( t# W+ \+ K4 y% X
只要意大利人阵脚站稳,局部始终保有人员优势。勒夫对弟子们的天花板也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持球摆脱和个人突破,在德国和意大利两支队伍都是短板。9 s0 t( P+ V) A. c" u0 S
5 f1 N5 u, e, J8 i上图的两个菱形站位,充分体现了意大利防守结构化的精髓。. Q. O; q H: g1 r j+ f
+ R' @/ f6 ^) h- h( V
' X; e# E% r/ G# X7 y# Y, d
赫迪拉的奔跑能力很强,但个人突破的确不是强项。这次突破还导致了他的拉伤。不过施魏因施泰格的上场,让勒夫的中场战术更多变——三名攻守兼备的组织型前卫(厄齐尔本场比赛强化了防守),转移和传球也更加稳定和顺畅。; J, l. z% ^5 e; s4 G# r
( ^1 P' F6 O' w3 \% E6 s. b9 H, u# `9 y* j! w/ ~4 K
意大利进攻是3-5-2,为了减少三后卫的负担,他们快速向前压,中场组织能力不足的尴尬体现无疑。在德国人紧凑的中路防守布阵面前,三后卫出球的路线有限得可怜。如此一来,进攻的弹性和有序性就没有了。
y3 D- H/ d& W! `3 N: Y x8 D8 E6 g4 l
* b, {9 D; D# c, F: w6 _( L; a
% }- E' i7 x; |3 S* f/ s- a* q2 `* }/ h
事实上,身为进攻球员,戈麦斯、穆勒、施魏因施泰格(包括被换下的)赫迪拉都有冲击力和抢点能力,进攻当中把意大利的防线压得很靠后,禁区弧顶一度形成了防守真空地带。克罗斯和基米希在三十米区域站位太好了,可惜赫克托的传中变通不够。
8 B; J: Q" a# @) g/ g' p0 o" n: Z% Y* C7 m
. F7 E2 p2 r( j' B7 a' P
德国最强的防守,是非常有特色的高位逼抢——前场边路,戈麦斯和穆勒逼抢持球的中后卫,中路厄齐尔跟住了另一名中后卫,在左路的三十米区域,以托尼-克罗斯和施魏因施泰格为防守基准线,基米希在后直接形成三角站位,直接堵死了意大利边路的整条边路。 I0 r2 r9 j! `. |$ H# \* x6 Q
5 K x, \3 ]2 e5 _9 V这样的高位逼抢,体现出了勒夫以3-5-2“镜像”对阵的独特思路,之前的一系列比赛,日耳曼战车只要通过协同性很好的紧逼,就能让对手向前的传球失误,从而轻易获得球权。此役勒夫把高位逼抢打出了更高的层次。
1 D& N) _) G- H. y3 n6 c/ g5 g" ~6 O: U$ O$ S* O0 q
孔蒂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中场没有了德罗西或莫塔,进攻当中整个后卫线到前卫线的衔接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 t# j7 w6 l! r7 c5 c& m& P. N* J, q) J' z% G
5 ~; w9 T3 f, t. ~: i2 v让出中圈和三十米区域的大部分区域后,意大利的5-3-2防守更加紧凑,也更具抵抗力。勒夫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意大利出错——他也最终等到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