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6 L1 |3 \# }4 _2 a; y) ?2 j看了沈版“从球盲到懂球帝有多远?”http://bbs.junzhuan.com/forum.ph ... &extra=page%3D1我就仔细想,自己现在算是哪类球迷?7 k1 [0 a& J0 A7 _5 A
我看足球是从八十年代初,国足冲击西班牙世界杯开始,国足反败为胜4:2战胜沙特,燃起了周围同学的热情,也燃起了我记忆里第一次中国足球热。在还没搞清同学们为什么突然欢声雷动的情况下,也跟着大队人马点燃扫把,冲上街头游 行庆祝去了,准确的说,是看热闹起哄去了,这最多也就算青色,也可能连青色都算不上,初级阶段?
/ Z, F) j% W5 X7 R+ }+ Z$ P. r从那以后,就是第12届世界杯,只要有直播或转播,只要时间合适,都混在人堆里看比赛。那时我们队只有一台小彩电,日立牌不带遥控的,放在一个小课桌上,现在想想大概就是12吋的那种,放在一个无人住的北面宿舍里,那个宿舍就作为活动室。那些真球迷,每到有比赛的时候,都是早早就占好了位置,电视里演什么就看什么,熬时间,守在前面的同学,不时站起来换个频道调一下节目。像我这样的初级阶段,一般都是比赛快开始了,或者比赛已经开始了,才晃晃悠悠的进场,那时早就没有座位了,连站的地方都没有,一米宽左右的门口都站了两、三人,一个八人宿舍就是一个长条屋,去掉放电视机的位置,连坐带站,20人足以挤得水泄不通。后来我注意到,每个宿舍里不是有个八个格的壁橱吗?八个格上面是个对开门的柜子,放大家不常用的旅行包的,这个资源应该利用起来。于是我就挤进去,蹬着壁橱格子,爬到最上面的柜子里,名曰包厢。这么好的地方,居高临下的,居然没人来占。在包厢里看了几次后,发现这真不是人呆的地方。低着头、佝偻着身子还能忍,忍不了的是高处的气味,南京的夏季本来就闷热,屋里人再多点,烟味、汗味、臭脚丫子味、狐臭味以及说不清的味,全都往上反,还有成批的蚊子时不时的骚扰,看完一场球,累且不说,还被五味杂陈熏个半死。反正我是受不了了,必须换个活法,要么早点到占座位,要么另辟蹊径。后来听说,训练部大楼里的一个乒乓球室里有电视,屋大人少还没人管,就是远一点,宿舍区是北院,训练部在教学区是南院,往返需要十来分钟,但在狂热面前,这都不是问题了。于是和同学约好,时间一到就去训练部看球。乒乓球室屋子是足够大,电视机也大,摆在一个电视柜上,比课桌高多了,只是没有凳子,只能站着看或者坐在乒乓球案子上看,就这样,环境也比在宿舍里好多了。谁知只看了一场后,消息就走漏出去,到踩着点去看第二场时,又是人满为患了。满满的一屋子人,就不知道有多少了,还是没有下脚的地方。同来的人,有的走了另找地方,我和另一个真正的铁杆没放弃,直接钻到乒乓球案子底下,趴在地上用手支着身子仰着头看,还要不时求坐在案子上的人将两腿叉开一点,给闪个缝出来,别提多累多憋屈了。那时看球水平不高,但这精神我想绝对够赤色了。后来暑假回沈阳,正赶上中央电视台将所有比赛全部重播一遍,我也跟着重新复习一遍,长了不少见识,这届世界杯给我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时刻了,很多场次看了两遍,最难忘的就是在学校看球的环境。
7 R+ J$ d' ^1 @' v/ U85年第一次大裁军,我部队被撤销番号,与另一只部队合并,我部队很多人成了储备干部、交流干部,实际上很长时间是闲散人员,我也在闲散人员之列,每月有工资发又无班可上,一直持续到86年7月,也给了我通宵看十三届世界杯的时间。那时我刚结婚,干什么老婆都支持。开幕式及揭幕战,老婆准时起床,用咖啡炉煮着咖啡陪我一起看,她看开幕式墨西哥人表演,我关心的是随后的揭幕战。就这一次,以后再没这节目了。估计,这个时期我的看球水平能达到黄色与橙色之间。. u! w, u* c+ @- p/ ]& z( f
虽然在裁军中我部队与另一部队合并,但我工作地点没变,还住在部队院里,出门就到单位上班,非常方便,所以即使熬夜看球,早起到单位打个哈哈基本也不耽误工作。但不耽误工作不等于不耽误身体。94年看美国世界杯时,有一天早晨起来刷牙时,我感觉嘴里兜不住水,水总往外漏,我对着镜子一照,发现右嘴角有点下坠,不痛不痒不耽误吃饭,但就是不得劲,于是听老婆话到202医院去看病。我对医生说中风了,医生检查后说,你吓死我了,这不叫中风,叫受风,年纪轻轻中什么风中风,问我是不是最近累着了?我说没有,就是天天晚上看球,医生说那就是看球累的,以后别看了,医生用针灸和埋皮针的方法治了半个多月好了。期间并未遵医嘱,还是将全部场次看完。- I) t# {0 S$ T% x* ^4 W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辽足最辉煌的时期,忘了是哪年夏天,辽足一口气请来好几支欧洲甲级球队,有荷兰的,有比利时的,与辽足交流。有一天,我和一个战友喝了点小酒,蹬着自行车去看球,有辽足的比赛,忘了是和哪个队踢,可能是辽足进球了,场上一片欢呼,东西乱飞,有一个塑料水瓶结结实实的砸在战友的后脖颈子上,不是矿泉水瓶,是那种皮挺厚的水杯,光瓶就有点分量,战友当时就急了,本来就喝了点酒,脸更红了,回过头就要开骂,我也跟着回头看,可是一大片人,都在看着场内欢呼,没人跟我们对眼,像没事人一样,骂谁?战友有点下不来台,扯着我就走,不看了。我到现场看球的次数不多,曾看过辽足打亚俱杯主场,当徐晖打进一球为辽足取得领先时,场上也是一片混乱,球迷事先带进场的锡箔条扔的到处都是,场内电路当时就出了故障,影响了直播。从战友被砸以后,我再也不到现场看球,但有过这样的经历,应该算完全达到赤色级了。* W( g* F5 k: t0 Z& [1 p% q* i8 H; K
从2010年南非世界杯后,我很少再熬夜看球了,年龄大了,精神头不够用,尤其是连续熬夜、日夜颠 倒更受不了,但是对喜欢的球队,或有喜欢的球员参赛,还是有选择的看,而欧冠决战、欧洲杯决战及世界杯决战是一定要看的。看球次数的减少,不到现场观战,球迷等级自然也要下调。对照标准检查,自己现在介于绿黄之间。相信大部分球迷朋友,随着年龄的增大,最终也会同我一样。4 Z. S6 b' z# s+ P9 d# D6 Z: F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